本报讯 近期,针对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专项巡察反馈问题,经开区胡村乡迅速行动、积极落实,扎实开展整改工作,有效规范农村集体 “三资” 管理,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。
高度重视,强化组织领导。该乡第一时间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,乡长为副组长,分管负责人及财政所、“三资”管理中心、各村负责人等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,多次召开专题会议,认真研究巡察反馈意见,制订详细且具体的整改方案,明确整改目标、内容、步骤和责任分工,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。
深入剖析,精准分类施策。该乡组织专门力量对巡察反馈问题进行全面梳理,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。在资产资源管理方面,开展了全面的清产核资 “回头看”,对集体资产资源的登记、评估、出租、承包等环节进行重新核对,完善台账信息,确保账实相符。在资金监管上,加强对各类专项资金的跟踪检查,严格执行资金审批流程。同时,规范财务报销制度,杜绝不合理支出。
加强培训,提升业务水平。为从根本上解决“三资”管理存在的问题,该乡组织召开了多场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培训会议,邀请“三农”和财政领域专家、上级主管部门业务骨干,对乡、村两级财务人员进行“三资”管理集中培训,培训内容涵盖财经纪律、财务会计制度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多个方面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培训120余人次,进一步提升了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、增强了其责任意识。
建立机制,巩固整改成果。该乡通过修订完善《胡村乡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》,明确了“三资”管理各个环节的规定和操作流程,使“三资”管理有章可循。另外,加大监督检查力度,由乡纪委和“三资”管理中心组成联合检查组,定期对各村“三资”管理情况进行检查,将检查结果纳入村年度考核。同时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,确保农村集体“三资” 管理规范化、制度化、常态化。
下一步,胡村乡将做好整改工作总结,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监管漏洞制发纪检监察建议,督促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,以高质量监管推动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更加规范有序。(张泽彪)